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瞻,嫁娶不將合周堂
咱們我國人講究“天時地利人還有”,尤其是在人生大事上總希望能挑個好日子討個吉利。老一輩常說“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都有瞻”,說的就是過日子的看天時吃飯穿衣要順應節(jié)氣 -婚喪嫁娶更要講究時機。如同…一樣嫁娶這事兒,光是挑個“黃道吉日”還不夠- 還的看“嫁娶不將合周堂”—這周堂圖一擺;日子里的門道可就深了。
周堂圖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擇日法寶,里頭藏著八個關鍵位置:夫、姑、堂、翁、第、灶、婦、廚。怎么用呢?!好懂來說大月從“夫”開始順時針數,小月從“婦”逆時針數~數到結婚那天要是落在“堂、第、灶、廚”這幾個位置,那就算吉利。
要是碰巧撞上“夫、婦、姑、翁”~可的趕緊換日子,不然不難沖撞長輩或新人。類似于今年農歷七月要是選初三結婚,大月順數到“堂”就合適,但要是小月逆數到“姑”,家里有婆婆的可就的掂量了。
說到“嫁娶不將合周堂”,這個地方頭還有個關鍵叫“不將日”。陰陽不將日可是婚嫁的黃金檔期- 既避開“陰將傷女、陽將損男”的忌諱,又能讓夫妻還有睦.怎么挑呢?!的看月厭方位—正月從戌開始逆數,對沖的辰就是厭對,這兩個方位之間的日子最穩(wěn)妥。去年有個朋友結婚,特意選了臘月的不將日 -搞的婚禮當天艷陽高照,連婚慶公司都說這日子挑的妙。
但需特別指出的是這時候年輕人總嘀咕:這些老規(guī)矩還管用嗎?
老實說關鍵在變通。
周堂圖里說遇“翁姑”要避諱,但要是新人父母早就不在了,這忌諱自然不作數。就像我表姐去年結婚;她公公婆婆早年移民國外 -選日子時專門挑了值“翁”的日子;沒想到覺的能借此告慰祖輩。再說這時候流行戶外婚禮、廚房灶臺的位置波包括早就淡了,但“家還有萬事興”的核心倒是亙古不變。
挑日子這事兒,既要老傳統(tǒng)也要新智慧。除了看周堂圖;還的結合新人生辰八字,避開太歲相沖。前陣子聽說個慘痛教訓:小兩口圖省事選了國慶結婚;搞的當天迎親車隊連環(huán)追尾。如何解釋這一現象?
后來一查黃歷,那天正好是“四離日”- 那個又還有新郎八字犯沖.所以說說啊,“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都有瞻”不是信仰、是把天時地利揉進人間煙火的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