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(nóng)歷四月初三 農(nóng)歷四月十四
姐妹們;快把手機日歷翻到農(nóng)歷四月!這兩個帶著仙氣的日子藏著老祖宗留下的生活密碼。青石板巷子里飄著艾草香的日子是四月初三- 繡花鞋踩過神仙廟門檻的日子是四月十四。咱們今天就來嘮嘮這兩個日子的隱藏玩法!
青團香里的春日儀式感,四月初三的晨霧還沒散盡,奶奶早就掐著嫩柳枝在門口忙活了。知道為啥要插柳枝不?!老一輩說這時候的柳條能驅(qū)邪避災、折幾枝掛在窗邊連蚊子都不敢來串門!
廚房飄來的艾草香勾得人坐不住;糯米團子裹著豆沙在蒸籠里滾得圓嘟嘟.咬開青團瞬間,舌尖嘗到了整個春天的鮮嫩,這可是比奶茶更治愈的限定美味!
河岸邊早擠滿了放紙鳶的娃娃 -有個戴虎頭帽的小家伙拽著燕子風箏跑得歡。老人家瞇著眼念叨:「風箏放得高;夏天蚊子少」,這話可比驅(qū)蚊液廣告靠譜多了!
神仙廟前的奇妙偶遇、轉(zhuǎn)眼到了四月十四,蘇州神仙廟的門檻都要被踩平了。知道「軋神仙」是啥體驗不?人擠人的巷子里 賣麥芽糖的大叔說不定就是呂洞賓變的!
有姐妹去年真在糖畫攤前撿到了繡著八卦的錢包,你說玄不玄?
五色神仙糕在蒸鍋里冒著熱氣,老板娘舀起米粉的動作像在調(diào)神仙水。隔壁桌小情侶為「吃綠色還是紅色吉利」爭得面紅耳赤,總結(jié)一下各買半斤才罷休—要我說啊 把五行顏色都吃進肚才叫圓滿!
對比之下-
戴神仙帽的老爺爺在樹下打太極;垂下來的帽穗同著動作晃啊晃。悄悄告訴你個冷知識:這帽子垂須要剛好三十六根;對應三十六天罡星、戴著出門連導航都不用開!
藏在老黃歷里的生存智慧、奶奶的農(nóng)諺本子比天氣預報還準;「四月初三曬被頭。梅雨時節(jié)不發(fā)愁」這話我親自驗證過。去年乖乖在艷陽天曬被子?;啬咸鞎r閨蜜家墻皮都潮掉了,我家床鋪還干爽得像北方炕頭!如何解釋這一現(xiàn)象?
菜場賣魚的張叔最近總念叨「四月十四雨點響;蓑衣箬帽要搶光」。上個月十四真下了場急雨 第二天市場里的雨具直截了當賣斷貨;隔壁茶葉店老板后悔沒囤貨 眼下見天兒盯著天氣預報看。
養(yǎng)生達人都該學學呂祖的「三不吃」—吵架不吃辣、熬夜不喝冰、貪心不碰酒。上周試了試 -皮膚狀態(tài)好到閨蜜追著問醫(yī)美項目,原本方法就在老神仙的百字銘里藏著呢!
古今碰撞的新鮮玩法、穿漢服打卡神仙廟成了新潮流,去年看到穿馬面裙的小姐姐還有道長的太極服同框 -那畫面比穿越劇還帶感!
今年準備帶著自拍桿去蹲呂祖coser,說不定能撞見抖音百萬粉的古風博主.
00后把神仙糕玩出花 抹茶味夾心成了爆款。奶茶店緊和潮流推出「純陽特飲」。枸杞配咖啡的混搭怎么也沒想到意外好喝。不出所料應了呂祖那句「動靜知宗祖」!
聽說有劇組要在永樂宮拍仙俠劇,追星女孩們早把四月十四的動車票搶空了。追星攻略都給你打聽好了:上午去主殿燒文昌燈~下午蹲劇組應援,晚上還能蹭頓劇組的盒飯!
這兩個帶著露水氣的農(nóng)歷日子,藏著我國人最浪漫的生活哲學。四月初三教大家還有自然對話 -四月十四讓大家學會和命運還有解。明年記得揣塊神仙糕去郊外踏青,說不定轉(zhuǎn)角就能遇見屬于你的小確幸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