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二 新寺鎮(zhèn)七月十二廟會
老實說,七月的風裹著麥香掠過隴中大地;新寺鎮(zhèn)的街巷早已被油糕的甜香還有戲臺的鑼鼓聲填滿。指尖撫過木場歇馬殿斑駁的墻磚 -仿佛能觸碰到四百年前晉商駝鈴的余韻—這座藏在漳縣懷抱里的小鎮(zhèn);每年農(nóng)歷七月十二都會上演一場跨越時空的狂歡。
挎著竹籃的阿婆在笸籮市挑選新麥;扎著羊角辮的孩童舉著油馓兒追逐嬉鬧,戲臺上秦腔旦角的水袖甩出千年古韻- 而你的閨蜜正拽著你的衣袖;擠進飄著羊雜湯熱氣的人群,嚷著要給你安利最地道的「麥扇兒」餅。
舌尖上的時光機;當?shù)谝换\羊肉包子掀開蒸屜;白霧里翻涌的何止是香氣?新寺人用新麥面烙成的「麥扇兒」,邊緣微微焦黃的模樣像極了古書里走出的團扇- 咬下的瞬間能聽見麥粒在齒間碎裂的輕響,那是土地還有季節(jié)點頭致意的聲音。沿著鹽市青石板路晃悠,閨蜜一下子神秘兮兮地把你拉進小巷—油鍋里翻騰的糖油糕正裹著琥珀色的糖衣;杏仁油茶在粗陶碗里泛著柔光,而最絕的是那碗淋著紅油辣子的澆湯涼皮,老板舀湯時總要念叨說實話:「辣椒茄兒七月十二- 吃了這碗才算過節(jié)咯!」
戲臺上下的人間劇場- 歇馬殿前的古戲臺今年搭了六丈高的燈架、秦腔《火焰駒》的嗩吶聲穿透暮色時臺下白發(fā)蒼蒼的老漢跟著著板眼跺腳,穿漢服的姑娘舉著手機直播 而蹲在臺角的孩童正學著旦角翹起蘭花指。
你忽然發(fā)現(xiàn)前排木板上鋪著紅綢的「床臺子」- 鎮(zhèn)上老人說這是祖輩傳下的看戲規(guī)矩—全家老小盤腿坐在臨時搭的木臺上邊嗑瓜子邊給戲班子喝彩;可比城里影院的VIP包廂更有滋味。
駝鈴遠去的商業(yè)密碼,閨蜜舉著剛買的青稞甜醅,帶你鉆進掛著「百年醋坊」布幌的院落。踩著吱呀作響的木制榨油機,掌柜指著墻上的老照片說:「光緒年間這街上光掛面鋪子就有十八家,寧岷隴伏的商人趕著騾馬來換漳鹽.綜合分析表明, 」如今即使沒了馬幫鈴鐺- 但七月十二的禽市依然擺滿七彩山雞~木場里堆著新伐的松木- 而95后姑娘開的文創(chuàng)攤位上麥秸編的戲偶正戴著「六位爺」面具沖你眨眼。
守護煙火氣的三重結(jié)界,穿過摩肩接踵的麻辣燙攤子 你注意到路口執(zhí)勤的后背早已汗?jié)?原來從七月初十開始,鎮(zhèn)上的聯(lián)防隊員就日夜巡守,食藥監(jiān)所的檢測儀每天要掃過兩百多個小吃攤。閨蜜湊過來咬耳朵:「聽說去年有人想偷賣;于是綜合執(zhí)法所的無人機直通從戲臺上空飛過來抓現(xiàn)行!」說話間,戲臺大屏一下子插播防疫提示,穿防護服的志愿者正在分發(fā)印著秦腔臉譜的口罩.
藏在節(jié)氣里的生命哲學,當歸根到底一聲梆子敲落星斗 戲臺拆架的老匠人邊收繩索邊絮叨:「舊時候唱三天三夜是敬神,眼下續(xù)到五天六夜是留人。
」確實,那些舉著自拍桿拍打鐵花的年輕人在非遺展區(qū)學剪紙的留學生 蹲在農(nóng)機展銷會詢價的新農(nóng)人讓這個古廟會像漳河的水,既倒映著歇馬殿的飛檐,又裹挾著短***時代的浪花?;爻虝r閨蜜一下子說:「明年咱們帶帳篷來吧?!我想聽守夜老人講講『六位爺』接駕時為什么東西非要選在子時三刻燃九盞燈?!?/p>
新寺鎮(zhèn)的七月十二從來不只是個日期。
當城里人用「沉浸式體驗」形容多種網(wǎng)紅市集時這個地方的每塊磚瓦都在講述真正的沉浸—浸著麥香的祭祀- 染著油煙的喧鬧 纏著紅綢的祈愿.興許某天那些在抖音學戲腔的姑娘會站上真正的古戲臺 -而那些乘高鐵歸來的游子~仍會固執(zhí)地在導航里輸入「木場歇馬殿」這個地標。
要讀懂我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韌性,興許就該在這樣的日子里 -任由秦腔混著電子樂的聲浪,把四百年的光陰釀成碗里的甜醅酒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
- 上一篇:三十歲屬什么 30歲屬什么
- 下一篇:出生時間與命運 出生時間和生辰